臨床醫學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專業代碼:100200)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一定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及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以及全面的綜合素質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較高的綜合素質,遵紀守法,品行端正,作風正派,愿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2、救死扶傷,不辭艱辛,恪守醫德,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
3、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必要的實驗技能和較熟練運用計算機的能力;了解本學科專業發展現狀和動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大學教學或獨立承擔臨床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具有實事求是,嚴謹的科學作風。
二、研究方向
本學科共設置下列15個二級學科:
1、內科學(10020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與代謝疾病、血液病、腎病、呼吸系疾病、感染性疾病。
2、兒科學(100202):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生兒疾病、感染與免疫、腎臟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神經疾病、心血管疾病。
3、神經病學(10020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腦血管病的基礎與臨床、癲癇的基礎與臨床、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顱內寄生蟲感染的發病機制研究、帕金森病的基礎與臨床、周圍神經病的電生理與臨床研究、神經心理學。
4、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10020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會精神病學、臨床精神病學。
5、皮膚病與性病學(100206):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過敏性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皮膚腫瘤、性傳播疾病。
6、影像醫學與核醫學(100207):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醫學影像診斷、放射介入、超聲診斷與介入治療、影像解剖學。
7、臨床檢驗診斷學(100208):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臨床血液學實驗診斷、臨床生物化學實驗診斷、臨床免疫學實驗診斷、臨床微生物學實驗診斷。
8、外科學(100210):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經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男性科、口腔頜面外科學。
9、婦產科學(10021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婦科腫瘤、婦科盆底缺陷疾病、普通婦科、圍產醫學(產前診斷)、生殖醫學(生殖內分泌)。
10、眼科學(100212):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白內障發病機制研究、白內障的臨床研究、青光眼的臨床研究、眼視光學。
11、耳鼻咽喉科學(100213):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頭頸腫瘤外科、耳科臨床及聽力學、鼻內鏡基礎與臨床研究。
12、腫瘤學(10021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腫瘤內科治療學、腫瘤放射治療學、腫瘤基因診斷與生物治療學。
13、康復醫學(10021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經康復、骨科康復、疼痛康復、康復治療技術。
14、麻醉學(100217):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圍手術期器官保護、舒適化醫療與困難氣道、麻醉藥理。
15、急診醫學(100218):主要研究方向包括ARDS的呼吸支持、急危中毒的搶救、、MODS的代謝調理。
三、學習年限
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最長不得超過4年。課程學習時間原則上為1年,碩士生應在規定的學習期限內完成培養計劃要求的課程學習和論文等工作。
提前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學習內容、按規定發表學術論文并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者,可提前畢業。但同等學力者不能提前畢業。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包括學位課程、非學位課程、補修課和實踐環節。研究生實行學分制,應修總學分37學分(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其中
1、學位課程:19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9學分;專業學位課10學分。
2、非學位課程:不少于13學分。
3、補修課:以同等學力或跨學科、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必須補修該專業本科階段主干課程3門。隨本科生修讀考核,只記成績,不計學分。
4、實踐環節:實踐課為必修課,含學術活動、教學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和臨床能力訓練,5學分。
學位課程成績以75分為合格,≥75分可計學分。非學位課程以60分為合格,≥60分可計學分。碩士生應在入學3個學期內完成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課程學分。
五、實踐環節
碩士研究生應參加學術活動,教學、科研或社會實踐、臨床能力訓練等實踐活動。
1、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為必修環節,要求必須取得1個學術學分。其中,必須在學院及以上級別學術會議上至少做1次學術報告,每次0.5學分;參加學院及以上級別學術會議至少10次,共計0.5學分。參加學術活動應向醫學部提交由登記參加學術實踐活動考核登記表方能取得學分。
2、教學、科研、社會實踐
碩士研究生應從實踐部分中至少選1個實踐環節。實踐時間應不少于20學時,由指導教師和系主任負責安排、檢查和指導,最后寫出考核評語,合格者記1學分。實踐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對本門學科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有直接初步的鍛煉。實踐可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可以是輔導答辯、批改作業、指導本科生實驗等輔導工作。
3、臨床能力訓練
碩士生在不影響學位課程學習和科研工作的前提下,可由導師或導師組負責安排適當時間進行臨床實踐,在二級學科內相關科室內輪轉。實踐時間一般為3個月,結束后由導師組考核評估合格后記3學分。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以研究生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的綜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學期內完成。中期考核不合格,延長學期一年。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環節。為了保證學位論文質量,對論文工作加強過程管理,嚴格執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評閱、論文答辯四個步驟。
1、論文選題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調查研究及預實驗等,選擇合適的研究題目。選題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選題應對本專業發展和醫藥衛生事業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能夠對本專業的科研或臨床醫療工作做出一定的實際貢獻。
(2)選題一般應在研究方向范圍內,充分利用本專業的優勢,盡量與本專業或導師現有的科研課題或科研項目有關。
(3)選題應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提出新觀點或新方法,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前人的工作,必須在自己的選題范圍內做查新工作。
2、開題報告
碩士生在確定選題后,應寫出文獻綜述,并最遲于第3學期末在一定范圍內(課題組或系(教研室))報告,廣泛聽取意見,經指導教師同意和系(教研室)審定確認后,制定論文工作計劃,開展科學研究。
開題報告必須經過答辯,碩士生在聽取評審意見后,對論文工作計劃等做進一步的修改和補充,填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一式三份,分別報教研室(研究室)、院教科辦及研究生培養辦公室。
3、中期檢查:論文工作半年后,碩士生應在系或教研室或課題組內匯報本階段的論文工作進展、所遇到的困難、下一步的計劃等,與會者對其匯報提出意見或建議,促使研究工作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深入進行。中期報告必須有詳細記錄,記錄填寫在《長江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報告》中。
4、學位論文撰寫:學位論文字數不少于3萬字,其它撰寫要求按照長江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書寫格式及有關要求執行。論文應資料翔實、立論有據、技術路線可行、結論正確、邏輯嚴謹,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5、論文發表:為保證碩士生論文質量,碩士生在學習期間必須在公開刊物(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上至少發表1篇學術論文,論文內容是本人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6、論文評閱:研究生申請答辯前必須參加論文匿名評審,評審辦法依據《醫學部碩士學位論文匿名評閱實施細則》執行。
7、論文答辯:研究生完成所有培養環節,學位論文匿名評閱通過后方能申請論文答辯。有關論文答辯、學位申請等環節的具體要求,按照長江大學有關規定執行。論文答辯通過者,準予畢業,并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醫學碩士學位。
八、培養方式
1、導師應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每個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在研究生入學后一個月內制定出研究生的培養計劃。
2、對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相結合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整個培養過程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
3、在指導上采取導師負責或者和指導小組集體指導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4、研究生的學習應強調學位課以聽課為主,統一考試;非學位課可以采取考試、寫讀書報告的形式完成。教師的作用在于啟發他們深入思考與正確判斷,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對學生科研能力和方法的訓練。
5、加強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質的教育,要求碩士研究生認真參加政治理論課和時事政策的學習,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附表1: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一覽表
(100200) 臨床醫學 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 結構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單位 |
備注 |
理論 |
實驗 |
第一 學期 |
第二 學期 |
第三 學期 |
第四 學期 |
學 位 課 |
公 共 學 位 課 |
000000010S |
自然辯證法或馬克思主義與科學方法論 |
18 |
|
1 |
√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000000020S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
2 |
√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000000030S |
英語讀寫 |
60 |
|
3 |
√ |
|
|
|
外國語學院 |
未過六級必修 |
000000040S |
英語聽說 |
60 |
|
3 |
√ |
|
|
|
外國語學院 |
未過六級必修 |
000000060S |
國際學術交流英語 |
48 |
|
3 |
√ |
|
|
|
外國語學院 |
已過六級四選二 |
000000070S |
科技英語寫作與翻譯 |
48 |
|
3 |
√ |
|
|
|
外國語學院 |
000000080S |
跨文化交流 |
48 |
|
3 |
√ |
|
|
|
外國語學院 |
000000090S |
英語演講 |
48 |
|
3 |
√ |
|
|
|
外國語學院 |
專 業 學 位 課 |
100200011S |
醫學統計學 |
28 |
8 |
2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021S |
專業外語 |
32 |
|
2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031S |
醫學科研方法訓練 |
8 |
28 |
2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041S |
高級生物化學 |
18 |
18 |
2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051S |
內科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061S |
外科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071S |
婦產科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081S |
兒科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091S |
現代醫學影像學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01S |
急診醫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11S |
麻醉藥理學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21S |
神經生物學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31S |
精神病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精神病研究所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41S |
生物力學 |
32 |
|
2 |
|
√ |
|
|
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51S |
腫瘤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61S |
眼科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71S |
耳鼻咽喉科學新進展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100200181S |
現代醫學檢驗技術 |
32 |
|
2 |
|
√ |
|
|
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 |
各專業選修 |
非 學 位 課 |
100200192S |
實驗動物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202S |
醫學信息檢索與應用 |
8 |
8 |
1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212S |
科技論文與學位論文寫作專題 |
16 |
|
1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222S |
SPSS軟件及應用 |
8 |
8 |
1 |
√ |
|
|
|
醫學院 |
必修 |
100200232S |
分子病理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242S |
醫學遺傳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252S |
分子免疫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262S |
臨床藥理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272S |
醫學分子生物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282S |
臨床流行病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292S |
臨床局部解剖學 |
16 |
16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100200302S |
醫學影像學 |
24 |
8 |
2 |
√ |
|
|
|
醫學院 |
選修 |
補 修 課 |
|
生理學 |
72 |
|
|
|
|
|
|
醫學院 |
同等學力學生隨本科生修讀考試 |
|
生物化學 |
56 |
|
|
|
|
|
|
醫學院 |
|
病理學 |
96 |
|
|
|
|
|
|
醫學院 |
實 踐 環 節 |
學術活動 |
|
|
1 |
|
|
|
|
|
必選 |
臨床能力訓練 |
|
|
3 |
|
|
|
|
|
必選 |
教學實踐 |
|
|
1 |
|
|
|
|
|
至少選1個環節 |
社會實踐 |
|
|
1 |
|
|
|
|
|
科研實踐 |
|
|
1 |
|
|
|
|
|
學 習 要 求 |
應修最低課程學分 |
32 |
學位課 最低學分 |
19 |
非學位課 最低學分 |
13 |
實踐環節學分 |
5 |
學術活動
臨床能力訓練 |
1
3 |
實踐環節(三選一)學分 |
1 |